close

何謂藝術經理人 ?(Part 2)
—專訪上古藝術執行總監 陳虹安 

台灣藝術市場上最大的問題,就是對自己的「文化自信度」
不夠,這樣的缺乏自信,自然無法激起推廣本土藝術的動力。不只環境如此,藝術家各自閉門鑽研繪畫技法與創作理念的同時,也沒有餘力與管道,去了解藝術市場、甚至與買家接觸。

因此藝術經理人最重要的,便是兼顧理念與現實的橋樑。這個角色首先,必須對藝術、尤其是在國際市場上不被重視的台灣藝術,富有著熱情與理想,才能在困難重重的現實環境裡,替藝術家與收藏家,搭建起溝通與協助的買賣平台。這樣,才能使好的台灣藝術品,如同在大自然般,不斷受到灌溉滋養,時間久了,自然會發展出一套不斷茁壯繁盛的循環生態。

面對挑戰的堅持

陳總監笑說,大家總覺得她很傻,為什麼要這樣不計虧損,打造台灣藝術的買賣平台呢?其實,若是有信念的做事,面對困難,自然有迎刃而解的本事。

因此,陳總監曾一手打造了「好的藝術盡在台灣」以及「買得起藝術博覽會」等一系列的藝術展覽,其目的,就是希望持續挖掘出台灣具有潛力的藝術家、以及仍埋沒在倉庫裡,不見天日的優秀畫作。

甚至,為了屏除大眾對藝術行情混亂不解、難以接近的恐懼心理,陳總監更特地花了五年的心血投入市場調查,就是希望建立出透明的藝術品行情表。

這樣開創性的舉動,卻反而開罪不少同業。但最後,反而在批評聲中,帶起了業界紛紛建立行情表的風潮。這樣堅持做對的事,打造健全的買賣平台,持續辦展以爭取畫作曝光度的努力,其實,正是讓藝術家能安心創作的最大保證。

透過陳總監的經驗談可以知道,原來,藝術經理人不只需要具備傳播知識的信念,兼具美的感受力,和面對投資市場的專業眼光外,更要秉持一份縱使再不被看好,也會堅持下去,繼續為台灣藝術市場發聲的勇氣與執著

IMG_0245.JPG

IMG_0439.JPG

IMG_3160.JPG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藝術急先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